

10月17日下午14时30分,人文艺术学院考研卓越班开班仪式在学术苑三号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教学与研究部部长潘君、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徐波锋、杨艳,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胡建华、考研卓越班授课教师代表高治东教授、班主任王璐、杨小娜,各系主任以及考研卓越班全体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承载着学院厚望的育人新篇章开启。仪式由徐波锋副院长主持。
教学与研究部部长潘君向同学们系统阐述了学校为考研卓越班搭建的全方位支持体系。她表示,无论是在语言能力提升、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还是专业与学术素养培养方面,学校将整合最优资源,为同学们的成才之路扫清障碍、提供坚实保障。

徐波锋副院长代表王冠院长向经过选拔、成功入围首届考研卓越班的150位新生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设立首个考研卓越班是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优质量的重要举措与“先河”之举。他勉励全体同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从今天起就牢固树立“我不仅是大学生,更是一名‘准研究生’”的坚定信念,在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平台上,追求卓越,不负厚望。
杨艳副院长围绕“卓越启航,赢在规划”的主题,为全体新生详细解读了考研卓越班的系统培养方案。她指出,考研是一场“信息”与“耐力”的马拉松,学院已为同学们规划了清晰的升学征途。考研卓越班将培养周期分为三大阶段:大一至大二下的“筑基期”,大三学年的“强化期”,大四上学期的“冲刺期”,每一阶段均设立明确的目标与任务。她表示,学院将倾注最优资源,全程护航,希望同学们以“行则将至”的毅力,奔赴“未来可期”的明天。
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胡建华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学校的国际化战略与资源优势。 他介绍道,西安外事学院是陕西省民办高校中最早开展国际合作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的院校之一,已与美、英、日、韩、马来西亚等国的100余所大学建立了包括学分互认、师生交流在内的深度合作。
随后,国际合作中心肖佳玥老师为同学们详尽梳理了助力卓越班学生发展的四大国际化路径,肖老师表示,学校已构建起一个涵盖交换生、研学、带薪实习、学历提升的全方位、立体化国际交流平台,将为考研卓越班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和未来多元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考研卓越班教师代表高治东教授随后以“Vision, Passion, Action”三个关键词,向新生们寄予了殷切期望与学术指引。 他指出,一是要涵养“Vision”(视野与格局),鼓励同学们打破专业壁垒,拥抱跨学科知识,同时立足本土文化,培养国际视野,思考如何为人文艺术领域贡献独特价值。二是要永葆“Passion”(热爱与内驱力),强调真正的卓越源于对专业领域深沉的热爱与好奇,要享受探索未知的过程,让兴趣成为持续精进的内在引擎。三是要付诸“Action”(行动与实践),提醒大家梦想需靠扎实步履丈量,应从当下做起,做好每日学习规划,广泛阅读文献,勤于动笔写作,积极参与实践,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

在优秀师生代表发言环节,人文艺术学院中文系青年教师、我校2018级英语系优秀校友冯李侠动情发言。 她以一名成功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姐”身份,将成功的感悟凝练为三点与学弟学妹共勉:
第一,相信自己的潜力远超想象。考研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每天多背一个单词、多记一个知识点,都是在为成功的大厦添砖加瓦;
第二,要敢想敢做。她分享了自己曾站在陕师大门外感慨,到如今成为其中一员的经历,鼓励大家为遥不可及的目标踏实努力;
第三,认识到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考研卓越班的成立,意味着同学们拥有学院领导、老师和并肩战友的全力支持,要善用资源,团结前行。
她以“少年当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的激昂诗句作结,寄望新一代人文学子勇攀人生高峰。
已成功考取西安邮电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101班贾佳信同学倾情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他表示,备考过程既是对专业能力的系统锤炼,也是对个人意志与时间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希望学弟学妹们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每一步,将长期目标拆解为可执行、可衡量的小任务,并坚持执行、适时调整。
此次开班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人文艺术学院考研卓越班培养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它不仅为考研卓越班新生开启了大学生涯的新篇章,更以清晰的学业规划路径、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和强大的国际化资源支持,凝聚了全院上下对卓越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与坚定信心。相信首届考研卓越班的同学们必将以此为起点,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砥砺前行,成就梦想!